迪乐时空新闻

企业新闻

“宝贝经济”火热,传统儿童乐园如何创新发展?

2025-05-04

父母肯为孩子花钱,“儿童经济”“宝贝经济”迎来多元化。

近年来,室内乐园迎来了快速发展和升级转型时代,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室内乐园市场规模已达10万+家,预计在2026年达到约20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,亲子仍是室内乐园消费的“主力军”。

在消费升级、消费理念及市场竞争的多重驱动下,传统室内儿童游乐园正面临客群需求转变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挑战。

那么,如何实现室内儿童游乐园的转型升级?迪乐时空儿童乐园小编建议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出发考虑!

一、主题规划设计

传统游乐设施的简单堆砌已难以满足新一代家庭需求,主题场景营造成为吸引流量的核心要素。

50012.png

一个好的主题规划设计,应该考虑到乐园的地理位置、场馆规模、市场定位等因素,以及乐园的自身特色和优势。

例如:通过引入热门动漫、电影IP(如哪吒、熊出没、小猪佩奇)或开发原创主题故事线(如恐龙考古、太空探索、森林秘境),增强场景辨识度与传播力。

二、亲子化经营

现代家庭消费呈现"家长决策主导、亲子共娱刚需"特征,需重构"儿童玩乐+家长参与"的双向体验链,注重“亲子高质量陪伴”。

设施亲子化改造:增设亲子协作设备、家长休憩区。

活动场景创新:开发亲子烘焙课、科学实验工坊、家庭运动会等互动项目,提升停留时长与复购率。

会员社群运营:建立家长社群,定期举办育儿讲座、亲子读书会。

三、差异化经营

室内儿童乐园差异化经营需聚焦内容创新与科技赋能,兼顾儿童娱乐需求与家庭消费场景,实现高频复购与口碑传播。

5005.jpg

主题化场景:打造文化IP联名或原创主题乐园(如太空探险、森林秘境),增强沉浸式体验。

科技融合:引入AR互动、体感游戏等智能设备,提升游玩科技感与趣味性。

教育赋能:嵌入职业体验、科学实验等素质拓展内容,满足家长寓教于乐需求。

文化融合:融入地域文化元素(如古城历史、民俗非遗),打造“本地限定”主题,增强情感共鸣。

增值服务:增设家长休息区、亲子烘焙工坊,提供托管照看等衍生服务。

数据运营:通过会员系统追踪消费偏好,定向推送主题活动与个性化套餐。

定制化服务:提供生日派对策划、专属玩偶定制、成长档案记录等个性化服务,提升溢价空间。

50034.jpg

四、衍生化经营

从整体的消费市场看,儿童产业的明显趋势是跨行业延伸,覆盖领域越来越多。要突破门票经济桎梏,构建"游乐+衍生消费"的多元盈利模式:

主题零售体系:开发IP周边商品(文具、服饰)、健康零食吧、益智玩具区,提升客单价。

跨界资源整合:与早教机构、儿童摄影、母婴品牌联营,共享流量与分成收益。

会员增值服务:推出年卡特权(免费课程体验、专属活动)、家庭储值套餐,增强用户粘性。

场景延伸开发:输出主题化设计服务、运营管理培训,实现轻资产模式扩张。

以上就是给投资者的一些建议,要想开好儿童乐园,就需要找到符合本地市场消费的方法,做出有特色的东西吸引市场。